“兴非遗传承,行美育之道。”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目标和路径,把非遗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彰显育人实效。12月11日,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艺术传媒学院共同开展了以“非遗美育赋能创新”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旨在通过教学与非遗研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课程美育”的育人实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研学交流:砖雕艺术与课程之思
本次活动以晋派砖雕艺术为切入点,特邀晋派砖雕非遗传承人温建明先生与艺术传媒学院各教研室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砖雕艺术的教学与实践研学之路。非遗传承人温建明先生为各专业教师生动讲解了砖雕展品的造型特点和晋派砖雕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各专业教师对砖雕的历史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教师们对砖雕艺术的理解,对于结合“装饰与图案”“构成设计”“造型基础”等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科研呈现、应用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温建明先生为各专业教师讲解砖雕展品的造型特点
座谈聚焦:砖雕艺术与课程发展
座谈会上,温建明先生与我院教师就“毕业生选题”“文创开发”“三雕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重点将教学与研学紧密结合,形成闭环,夯实第二课堂阵地建设。温建明先生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对砖雕独到的见解为大家进行了分享。同时,各专业教师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课程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建议,重点从“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活动普及”“数字化、智能化非遗转化”“产-学-研非遗联动”等方面共同探索非遗技艺与实践研学创新路径。


非遗传承人与各教研室教师开展讨论
深度对话:非遗与文创的融合之路
在深度对话环节,非遗中心教师赵晋锐为大家介绍了非遗生活美学馆,这一平台不仅展示了众多非遗文创产品,更是非遗美学与校园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希望通过该平台,能够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他也诚邀各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园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将所学知识、课堂教学转化为实际成果,为产教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让各专业教师切实体会到了砖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通过教学与实践研学的交互模式,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非遗创新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继续完善平台搭建,本着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原则,共同探索更多形式的第二课堂阵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也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政策号召,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并努力将非遗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撰稿:赵晋锐
校稿:赵晋锐
校审:盛卓立
编辑:赵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