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汲取非遗智慧,开启非遗活化与美育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1-27阅读数:

深化非遗与美育融合之路,拓宽研究视野。11月21日,晋中信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赵晋锐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学习之旅,旨在通过参观与交流,为晋中信息学院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与发展汲取宝贵经验。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是西安西京学院的西京博物馆,赵晋锐老师与西京博物馆馆长、陕西大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马国良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学习。

在西京博物馆,赵晋锐老师详细参观了展馆内的各类展品,对博物馆的展品陈列方式、内涵建设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他与马国良馆长就“非遗文创衍生”、“非遗活态传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马国良副教授分享了西京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非遗传承对于高校美育研究所做的努力。赵晋锐老师结合晋中信息学院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情况,与马国良副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双方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达成共识。

晋中信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师与马国良馆长进行交流探讨

西京博物馆非遗活态传承与内部设计

参观完西京博物馆后,赵晋锐老师随后前往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周著教授就“非遗文创融合发展及美育交流”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周著教授详细介绍了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在“非遗数智融合”、“非遗数智与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文创产品让非遗“活”起来等措施。赵晋锐老师以此为出发点,就如何将数智化与非遗融合理念引入晋中信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工作中,与周著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对晋中信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未来的工作方向提供了新的创新路径。他表示,将把此次学习的成果应用到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建设中,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该校大学生美育、新生入学教育、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将紧密结合发展需求,立足传统文化传承,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之路,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赵晋锐

校稿:赵晋锐

校审:盛卓立

编辑:赵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