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特征的记忆载体与纽带,体现着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是中华民族“文化链”的重要构成,更是文化惠民的实施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搭建重要一环。

图片1:合作顺利签署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在5月20日11:00,艺术传媒学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智英斌与山西临汾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国琦先生,就弘扬非遗文化,合作发展平阳木版年画进行了座谈,并在我院进行了校企文化合作的签署。

图片2:一起探讨非遗文化
出席此次座谈会的老师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海鹏老师,艺术传媒学院产品服装教研室主任孙琪老师、本院杭颖颖老师、刘晓婷老师。几位老师与赵国琦先生就共同开发传承和保护平阳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衍生品和文创产品的设计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我院将以木版年画为龙头,整合各种非遗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工艺美术人才,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文化。
(撰稿:赵 敏 摄影:赵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