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此文是著名武术家布秉全先生2023年5月18日在我校所作学术讲座的全文实录,蒙布先生慨允,转揭于此,以供关心形意拳的同好传阅。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在“非遗日”到来之际,今天,我有幸参加晋中信息学院第二届非遗文化艺术节,感到非常地高兴。非遗进校园,我们晋中信息学院是比较早的,而且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这充分说明学院领导对保护非遗非常地重视。首先,我对师生们爱护传承形意拳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与感谢!太谷形意拳作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名拳,国家级非遗项目受到了全国全世界空前地重视,我作为形意拳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责任与义务积极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肤浅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今天,分享的题目是:“非遗进校园――浅谈形意拳源流与传统文化内涵”。
首先,我们应明确,一、太谷是形意拳的发源地,由李老能始创首传。二、形意拳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形意拳既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我们就应该知道它的源流传承,知道它的文化内涵。
我们太谷形意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育、休闲体育。它以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习自然(象形取意),医学理论(经络学说),审美情趣(韵律圆润),人文道德(儒道医释),传统体育(强身自卫)等多种文化元素组成。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也有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我们练拳是一种修为,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德领艺,文武双修,快乐练功是我们的习武理念。可以说,形意拳是我们社会文明流动的传奇!中国文化的大道!
下面我先谈谈形意拳的源流与传承
形意拳是我国主要的优秀拳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发祥于太谷县境,兴盛于山西、河北。19世纪50年代,由河北深州人李老能始创首传于太谷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至今约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形意拳与心意拳一脉相承,同源同理不同流。李老能艺成后,在太谷保镖护院近20年的时间里,大胆改革,形成了传承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形意拳拳种体系。不数年,形意拳广泛传播,名震武林,成为我国武林中四大名拳之一。
形意拳追本溯源,向上追溯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南宋著名将领岳飞(武穆)的意拳阶段。形意拳门历代尊岳飞为鼻祖,学习楷模。二是山西永济人姬际可,得岳武穆王拳谱,创心意六合拳阶段。三是经河南李政先生将此拳传于祁县戴家。戴氏隆邦、文熊父子,融心意与螳螂两拳之精华,吸收道家丹道功法,创立了心意拳,俗称戴氏心意拳。然后才是形意拳阶段,形意拳与心意拳是两个不同的拳种。河北李老能继承改革心意拳,形成意拳和形拳相结合的哲理化拳派——形意拳。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意拳又形成了山西、河北两大支派,逐渐传播发展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咸丰六年(1856年),李老能正式开门收徒车毅斋(名永宏),开宗立派,始传形意拳术。之后,陆续有太谷李广亨、贺永恒、宋世荣、宋世德及河北郭云深、刘奇兰、张树德、刘元亨……等人得列门墙,成为形意拳初创期代表性人物。
我们太谷形意拳的车毅斋大师所传成名弟子有:李复贞、布学宽、王凤翙、李发春、樊永庆、吕学隆、刘俭等。宋世荣大师所传成名弟子有:宋虎臣、宋铁麟、贾蕴高、任尔琪等。至今,太谷形意拳已传七代人之众。形意拳沿革发展又大体分为技击、健身、文化全面发展各有侧重的不同阶段。
二、形意拳产生的文化基础
明清之际,太谷县商业发达,被誉为“金太谷”“小北京”“中国的华尔街”。太谷商人生意遍及全国,缠腰万贯的富商大贾不乏其人,发迹以后,为光耀乡里,起房盖屋,窖藏金银,形成了聚财、守财的特点。然而,家业的富有,规模宏大的宅院,又带来了树大招风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保护宅院主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成为实际需要。晋商拜关公,讲诚信,以义制利,而形意拳人拜岳飞,讲武德,重义气,侠肝义胆,有着共同的儒家精神信仰。拳师们不仅有盖世武功,而且有良好的品德。晋商看重的就是形意拳人讲义气的尚武精神。从而也形成了晋商“以商养武”和形意拳人“以武护商”的和谐发展的商武文化融合。基于此,形意拳也就在深宅大院中,在晋商的镖路上,逐渐声名远扬,传播壮大。可以说,晋商文化是形意拳文化的母体,是晋商孕育了形意拳。晋商为形意拳的形成发展,搭建了平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晋商的辉煌,带动了一个以命相搏的特殊行业——镖行业。太谷县虽没形成镖局,但一些功深艺高的形意拳师,纷纷被太谷县家业殷实的巨富所聘用。在镖行“护院热”中,形意拳师相当走红。太谷城内的孟家、武家、城外的北汪村曹家、上庄村王家等商家大院,护院拳师基本上都是练形意拳的师徒们。晋商对护院拳师提供的优厚待遇,使形意拳传人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拳法,训练散打,精益求精,从而,形成了技击性强的特点。
三、简单谈谈对形意拳练法的一点看法
讲练功方法,先要明确形意拳的概念,一是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二是象形取意,仿动物之长;三是形拳与意拳的结合。 在练法上讲究“内意与外形并重、练气与养气并重、直劲与横劲并重、攻击与防守并重”,从而,在套路动作和劲力发放上,形成了“拳势紧凑、包裹严密、劲力精巧、刚柔相济”的风格特点。
形意拳过去虽然称为“杀人术”, 有很强的技击性。但具有多元价值功能的形意拳发展到现代, 主要是尚武崇德,修炼自我,强身壮体。 技击散打应为次要,要懂打、练打、但重点不在打。这也成为我多年习武的价值取向。在练法上要特别注重形意拳“两手不离心,两肘不离肋, 出洞入洞紧隨身” 的规矩;“手起身落,手落身起” 的弹簧劲特点;“消息全凭后脚蹬” 的脚掌妙诀;“伸脊洗髓”的锻炼方法以及“ 柔化” 的拳学思想与圆文化哲理。
二十年前,我提出“拳术技艺,玩玩而已”,不少老师向我说,布老师你怎么还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说成这样呢?我说玩儿是最好的练法,用玩儿的心态,轻松练功,快乐练功。因为玩儿就轻松,玩儿就愉快,玩儿就专注,玩儿就思维活跃。我们练拳,追求的就是一种乐道精神,是去体会一种快乐的意境,一种愉悦地享受,去修行人生的价值。
四、形意拳的传统文化内涵
形意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形意拳的灵魂。形意拳作为一门文化,它不仅具有体育属性的拳脚运动形式,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于哲学智慧的理解与应用。形意拳不仅是颇具民族传统体育色彩的内功拳、健身拳、技击拳,而且是蕴含古传统文化特色的哲理拳、文化拳、修行拳。虽然名曰拳术,实在是中国文化中的大道。形意拳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和谐文明的时代进步,技击功能淡化,逐渐地由以技击拳为主,转向以保健拳、文化拳为主的发展方向,并以其特有的健身效果,为全民健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认为,形意拳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其特色价值,是它具有的传统文化符号价值。因此,1996年,在“晋中地区布学宽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我作为会长,明确提出“形意拳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一门文化,是一种艺术。”会后,不少人提出质疑,认为“形意拳就是技击与健身,谈文化有点牵强附会”。多年来,把形意拳定位到体育范畴,作为一个体育项目,就是表演,比赛,夺金牌。而对形意拳的文化属性,不论官方还是老百姓都有一点忽略。直到2008年形意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形意拳的灵魂是文化。形意拳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也就是个肢体运动。我认为,形意拳是一种特色文化体育、一种休闲体育。基于这样的理解,二十年前,我用传统文化诠释形意拳,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说起,结合形意拳的自身特点,追根溯源,对形意拳的六大文化内涵做了全面的解读。
咱们的形意拳,拳理立论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形意拳运动,明显地具有阴阳特征。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智勇等等无不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根据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创编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名曰形意五行拳。把内五脏肺、肝、肾、心、脾与五拳相匹配,形成了一套形意拳独特的健身原理。太谷三体式的内涵……
拳法套路以仿生学思想为基础,形意拳采龙、虎、猴、马、蛇、鸡、鹰、熊、鸟台、鼍、鹞、燕等12种动物技能的形象特点,创编成拳法套路,称为十二形拳。象其形取其意,主要学习动物的天性与灵性,为人所用。
演练形式以风水方位学为特征,从演练的套路形式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以华夏民族传统风水理论中的方位学为演练套路的基本特征。形意拳起势动作,面南向北,居右虚左;行功走趟,左右往返,循环不已;收势结束,有始有终,回归原地。充分体现出民族传统方位学的观点。
功法修炼以道功道术为要旨,我们练拳之所以要悟道,是由于道具有虚静、无为、柔弱、朴素、自然等等基本的思想特征,而这些富有哲理的思想特点,对于提高练拳的层次,达到练拳的高境界,又颇具宝贵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道德修为以孔孟仁学为准则,形意拳把武德和拳艺均视为一种追求高品位的修养。而其行为和修炼的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的伦理思想,便是首居中华民族正统地位的儒家孔孟仁学。孔孟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形意拳门收徒传艺,择人甚严,以德为先。崇尚武德是形意拳门的优良传统。涵养品德,陶冶性情是形意拳修炼的一大乐趣。
健身养生以天人合一为境界,讲究和谐,平衡。其修炼的理想效果,则是“天人合一”之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即是天人一致,天人相通。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天即道,道即自然。所以,世间一切人和事都应顺其自然,合乎其道。
我们练拳,就是要魂魄并练,身心并重,道技兼修。形意拳的拳理“拳尊儒道释,理合易医哲”,充分体现出传统形意拳高尚的文化品位。我们要不遗余力将形意拳推广出去,不仅应该让太谷的老百姓了解,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热爱、学习形意拳。
最后,用几句话共勉,“练拳悟道传文化,快乐有劲练功夫;德艺双修扬形意,传播社会正能量”。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有修养的习武人,会练武的文化人。在习武修为中,养成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三热爱精神。
祝大家开心快乐,幸福安康!谢谢!
2023.5.18
布秉全于晋中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