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交流 >> 新闻 >> 正文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发布时间:2016-05-10阅读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场景永远停留在那里从未消散,人们也再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着它们,文字、照片、绘画,而生活在金谷的孙映宇老先生则选择用微缩特色手工艺品还原记忆中的场景,记录点点滴滴的感动。他的制作安静而又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固定的空间,日用器皿、仿古建筑……看着那些陈列的事物,体会依附在每一样东西上的故事。其实,你会不难发现,当把旧时的事物缩小你会更聚焦于每一个单纯的个体,而它们存在的意义却也巧妙地被放大了。

5月7日下午,我院艺术传媒系“艺家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怀着对手工艺传承的崇敬之情,前往孙映宇老先生的家中。这是志愿者们第二次来老先生的家里了,一声“爷爷奶奶好!”,欢快祥和的氛围便在二位老人的小屋弥漫开来。还没等志愿者讨教,老先生就已经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起来,虽然有听力的障碍,但清晰的思维和敏捷快速的反映能力还是让我们自叹不如。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1:细心聆听 那来自长者的叮咛

老先生家的桌子和窗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微缩工艺品,除了大小不一的金火车头,小巧玲珑的手工艺品更让人爱不释手,“这是硬轱辘马车,那是过去的轿车,这个是运粮食的蚂蚱独轮车,这还有碾子、犁、耙,还有过去收小麦的钐麦杆子,那边是榨油机上的油梁、炒锅”孙映宇老人说起他的一件件宝贝来如数家珍。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2:精致的马车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3:精致的火车头

微缩工艺里的古建筑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匠人就有先制模型,再根据模型进行施工的习惯。因此,深入研究古代建筑的微缩制作及木雕工艺,将我国不可移动的建筑古迹微缩制作,力求向人们展现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风采,这对我国古代建筑制作技艺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孙映宇老先生的古建筑模型中,工程量最大、制作工艺最复杂的要数太谷县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了,这座20:1的微缩木刻鼓楼,是老人于三年前耗时一年完成的作品,其高度及底宽近一米,其势稳如泰山,做工精细的门窗、灵巧别致的风铃、弧度优美的木瓦流线,尽显老人深厚的雕刻技艺,现被珍藏在太谷县形意拳会馆,供大众仰瞻。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4:金谷鼓楼

孙映宇老人的微缩工艺品的模型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结构上,都与实物一摸一样。不管是古建筑还是农耕日用,在制作工艺上,榫卯的规格、各个构件的放线与实体的规格尺度完全一样,画图、下料、刮料、截段、打眼、开嘴、卷杀、净活、组装、雕刻……所有工序一点也不能凑合。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5:光线昏暗的地下室 便是老人创作的“爱巢”

“每一个作品里的小物,都希望能够做到最好,所以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只要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管是多久前的作品都会拿出来改动。我想,追求完美和执着是必要的”,面对志愿者们对工艺品制作时间如此之长的讶异,老先生如是说。在他的身上,老一辈匠人细致沉稳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位七旬老人的金谷情怀——孙映宇先生访问记(二)

图片6:久居尘光 何曾见过那大美的微缩

孙映宇老人经过多年的苦心探索和艰辛研究,各种微缩工艺品的结构模式已经了然于心,并制作和创造了一整套机械加工的机器和技术,突破了传统手工雕刻的工艺樊蓠,使得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有了发展。我们祝愿老先生的微缩工艺品越做越好,发展成为一项产业,走出太谷,更广泛地走进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的殿堂。

(撰稿:高泽康 摄影:高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