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记

访谈录

首页 >> 拾遗记 >> 访谈录 >> 正文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祁县手工木雕技艺非遗传承人畅显明先生

发布时间:2017-04-13阅读数:

有一群人,他们总能在且长且短的人生轨迹中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总能用一份朴实和坚守,执着于自己前行的方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味道与品格,他们就是倔强于民间的艺人。带着满心的好奇与尊重,4月11日,我院艺术传媒系“拾遗记”民间艺人寻访行动队开启了新一轮的寻访之旅。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1:开启新的寻访之旅

畅显明先生是山西祁县北左村人,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祁县手工木雕技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父畅里万老先生被山西省民间文艺联合会评为“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2:畅显明先生的木雕人生

子承父业,两代人因喜欢而雕刻

畅显明先生,今年46岁,从事古建木雕已经二十多年了。他的父亲畅里万老先生,今年已经72岁,畅老先生在小学毕业后就跟随同乡的师傅学习木雕,因为有极高的悟性和美术基础,师傅将毕生技艺全都传授于他,学成之后,他辗转于各地从事木雕工作,他总能留心于此,慢慢的积累了丰富的雕刻经验。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3:一生执着于木雕的畅里万老先生

从小就喜欢雕刻的畅显明在父亲的木雕艺术熏陶中长大。谈到自己的这份喜欢,他这样说到:“我弟弟喜欢木匠,我喜欢木雕,所以我就跟随父亲学习手艺了。看到一个木头变成了木雕,呈现在古建筑上,有点自豪,慢慢就喜欢了。我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常常去晋中大院里看看,汲取木雕技艺的营养。”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4:木色木香的情缘

用心雕琢,古建筑上的工匠记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晋中各大院的旅游开发,畅氏父子的手艺就有了用武之地。1993年,父子二人与其他几位手艺人完成了渠家大院的戏台建造,从古建筑设计,到木结构,到木雕,完美的呈现了精湛的雕琢技艺。之后,乔家大院戏台、祁县古城东街口的牌楼、祁县中学的校门、渠家大院的走廊、大同下寺坡的改造、古建民居的小门楼,一个又一个古建筑镌刻了属于他们的工匠记忆。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5:畅氏父子的工匠记忆

畅显明在木雕实践中还善于发现,他从留存至今的洛阳山陕会馆、聊城山陕会馆、苏州山西会馆寻找到南北木雕手艺人的区别。他说:“不同风格的木雕就是不同的文化记忆,晋中木雕以博古为主,南方木雕以人物为主,正因为有这样的区别,所以晋中木雕可以是独树一帜的,我们就是希望把本土木雕做好,并发扬光大。”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6:刻刀下对木雕的坚守

潜心钻研,在书籍中汲取菁华

作为古建木雕艺人,畅显明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腹笥深厚,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术研究,在元代科举、晋商文化、祁县地方文献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著作《元代进士辑补考证》(独撰)、《渠本翘传》(与范维令合撰)已经基本结稿。为了完成父亲毕生心愿,他在雕刻之余整理父亲的手稿,准备为父亲编撰《晋式古建木雕艺术》一书。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7:历经沧桑岁月的工作台

因为自己对书籍的钻研,畅显明汲取了宝贵的木雕菁华。他说:“每当做木雕的时候,我就在想,从古至今留存下来的古建筑的制作者是谁?我就查资料,在《五台新志》里面,找到了山西名人徐继畲的一篇文章,他说“汾州一带出木匠”,后来我在《山西金石志》里也找到了部分石碑里有木雕匠人的题名,我感觉就和他们对话一样。”

倾注情感,为技艺传承而坚持

畅显明先生从事古建木雕的二十多年来,在全省各地先后参与了诸多古建筑的建造和维修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木雕厂,与父亲一起培养了十几个徒弟,这些徒弟也在走南闯北坚持着这门手艺。卓有成效的成就总会让畅氏父子二人面露欣喜的笑容,但是说到传承,畅显明觉得还远远不够,队伍还需要不断发展壮大。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8:跟随着畅氏父子的一位手艺人

说到传承,畅显明还特别指出了一个现状,那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雕刻机进入木雕行业,它省时省力,提高了雕刻效率。面对这种境况,畅显明说到:“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手工木雕还是有优势的,因为手工雕刻的过程就是是人和木头在对话,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其中,略带粗糙的纹路和划痕就是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机器不行了,所以随着手工技艺回归的趋势,我觉得手工木雕还是会有市场的。”

【拾遗记】木色木香 朴实坚守——访畅显明先生

图片9:手工雕刻着一段故事

接下来,畅显明先生将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发木雕工艺品。作为祁县人,他对当地文化和当地建筑都比较熟悉,突出本土化并将文化宣传出去,比如将孙家河戏台、贾令镇河楼等古建筑进行等比例缩小,开发微缩工艺,其技术的味道远远大于艺术上的欣赏价值,也可以给后人留点东西。

“我们谈不上什么艺术家,我们就是一个手艺人,在自己所喜欢的技艺里坚持和传承下去,这就够了。”畅显明先生这句朴实而深邃的话就是父子二人独特的生命味道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