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文创

首页 >> 博物馆 >> 文创 >> 正文

晋中信息学院校园文创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展

发布时间:2025-09-28阅读数:

9月19日,第25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于平遥古城盛大开幕,这场汇聚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超5000+摄影师,2w+摄影作品的视觉盛会,以“突破界限·智见未来”为主题,搭建起一个多元、开放、前瞻的艺术对话平台。作为连续九年担任PIP的协办单位,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今年不仅以高效、专业、温暖的志愿服务支撑起大展的顺利运行,更首次将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创产品带进PIP中心办公室展区,形成“服务+文化”双线并进的协同模式,展现出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志愿服务中的深度融合与担当。

走进PIP中心办公室,晋中信息学院专属文创展柜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由学校师生亲手设计的作品,融创意、实用与情感于一体:俏皮灵动的“满宝”盲盒,凝结学校特色育人体系的点滴;精致徽章闪耀着学院的标识与精神,传递着归属与荣耀;实用与美观兼具的笔记本、笔具,印刻书院文化与青春印记;“PIP”主题非遗麦秆画,象征着双方九年合作中凝聚的深厚情谊与共同追求。尤为特别的是,《梦想与实践》《我在书院读大学》等书籍的亮相,成为了解学校育人特色和文化建设的窗口。它们不仅是物件,更是一扇窗口,让众多观展嘉宾领略到晋中信息学院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上的用心与成效。

远景学院志愿者的默默奉献令学校文创变得更加鲜活,他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文化的讲述者。在向来宾递出校园文创产品的同时,主动介绍起校园文创产品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技艺,一个图案的来源、一个手艺人的坚持、一个创作灵感的来源,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志愿者们化身“行走的课堂”引得观展嘉宾们的不断赞叹:“没想到一所大学能把文化传承做得如此细腻、有内涵。”

志愿服务,是信院学子奉献的温度;文创产品,是学校文化育人的深度。两者在PIP的国际舞台上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张具有高校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名片,书写了一幅“在服务中成长,在创造中传承”的生动画卷。而在这背后,是晋中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九年来不曾间断的协办坚持,学院与PIP的合作早已超越“志愿服务”的范畴,成为一门“没有课本的必修课”。

“展厅往这边走”“饮水处在前方右转”,清晨六点,志愿者便已抵达展场,他们细心核对动线、整理物料、检查展品;面对午后人流高峰期,始终微笑引导,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第一时间组成的“护展小队”,被防雨布牢牢遮盖的设备、被紧急转运的珍贵摄影作品,是这些年轻人对志愿服务最为传神的注脚。“没关系,展品安全最重要。”王琰鹏同学擦了擦头上的雨水说到,“当一位外国摄影师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对我说‘谢谢,你们真专业’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变成了骄傲。”

 这些志愿者用105个小时的服务时间,收获了无数声“谢谢”和“感动”。这种在现实中学习、在互动中的成长是比课堂更真实的团队课。在细微处的温暖守护,让文化更好地传递,让服务更有温度,也让一座千年古城的国际盛会,增添了一抹青春而真挚的亮色。


从校园文创的首次亮相,到青年学子志愿服务的九年深耕,晋中信息学院在PIP的舞台上,诠释了一所大学如何以创意、责任与坚持,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时代脉搏。这份生长,柔软却有力,细腻而持久。“教育不是为未来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在PIP的舞台上,文创与志愿、设计与服务、传统与青春,完美交融成一场超越课堂的教育实践,晋中信息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在用专业服务与文化创意,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校的育人成果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