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4时,晋中信息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与云梯非遗传习社在非遗工坊联合推出“金丝绘秋色·珐琅绘流光”花丝珐琅彩沉浸式研学专场。太谷区区级非遗项目“李氏花丝珐琅彩”传承人李泽莹受邀担纲主讲,以乌马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藏“缠枝莲纹”为引,带领30余名学子在铜丝与釉彩的交织中,触摸晋商古建的千年脉搏。

技艺解密:花丝珐琅的千年匠心
活动伊始,李泽莹老师现场示范掐丝要领,以0.3mm铜丝,一压一挑,五分钟便将“缠枝莲”线条盘结成型。“丝要顺、折要准、接口藏得隐,才能‘线断意连’。”他边示范边提示要点。随后,学生分组选取馆内展品当中的“寿桃纹”“牡丹纹”等经典纹样,动手体验“绘图”“掐丝”等核心工序。

研习实录:方寸之间见真章
“第一次让铜丝听我的指挥,原来传统纹样也能这么潮!以前只在博物馆见过花丝珐琅,今天亲手制作才明白,每一道工序都是对耐心的考验。”学生非遗研究员刘春畅感慨道。
云梯非遗传习社指导老师郭子龙表示:本次活动通过“技艺解码-实践研习-文化共创”三项环节,将非遗技艺从“静态展陈”转化为“动态传承”。学生在铜丝蜿蜒间,不仅触摸到了传统工艺的温度,也读懂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次研学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非遗精魂,也为“非遗美育”注入新动能。今后非遗研究中心将持续打造“可观赏、可触摸、可带走”的非遗系列体验活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